服务热线:18902563858

技术服务Service

技术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服务 > 技术文章 > 详细内容
如何改进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
发布时间:2016-01-18   点击次数:924次

   传感器直接接触或接近被测对象而获取信息。传感器与被测对象同时都处于被干扰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的干扰。传感器采取的抗干扰措施依据传感器的结构、种类和特性而异。
    ㈠、微弱信号检测用传感器的抗干扰

    对于检测出的信号微弱而输出阻抗又很高这样的传感器(如压电、电容式等),抗干扰问题尤为突出,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⑴传感器本身要采取屏蔽措施,防止电磁干扰。同时要考虑分布电容的影响。

    ⑵由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微弱、输出阻抗很高,必须解决传感器的绝缘问题,包括印制电路板的绝缘电阻都必须满足要求。

    ⑶与传感器相连的前置电路必须与传感器相适应,即输入阻抗要足够高,并选用低噪声器件。

    ⑷信号的传输线,需要考虑信号的衰减和传输电缆分布电容的影响,必要时可考虑采用驱动屏蔽。
    ㈡、传感器结构的改进

    改进传感器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干扰的引入,可有如下途径:

    ⑴将信号处理电路与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做成一个整体,即一体化。这样,需传输的信号增强,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同时,因为是一体化的,也就减少了干扰的引入。

    ⑵集成化传感器具有结构紧凑、功能强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抗干扰能力。

    ⑶智能化传感器可以从多方面在软件上采取抗干扰措施,如数字滤波、定时自校、特

性补偿等措施。
    ㈢、抗共模干扰措施

    ⑴对于由敏感元件组成桥路的传感器,为减小供电电源所引起的共模干扰,可采用正

负对称的电源供电,使电桥输出端形成的共模干扰电压接近于0

    (2)测量电路采用输入端对称电路或用差分放大器,来提高抑制共模干扰能力。

    (3)采用合理的接地系统,减少共模干扰形成的干扰电流流入测量电路。
    ㈣、抗差模干扰措施

    (1)合理设计传感器结构并采用完全屏蔽措施,防止外界进入和内部寄生耦合干扰。

    (2)信号传输采取抗干扰措施,如用双绞线、屏蔽电缆、信号线滤波等。

    (3)采用电流或数字量进行信号传送。

                                                                        本稿由佛山贺迪技术部提供

分享到:

返回列表 | 返回顶部

法律声明 LEGAL NOTICES

所有来源标注为佛山市贺迪传感仪器有限公司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联系!
931199351@qq.com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富安工业区光电产业园4栋303号
电话:0757-22300095

给我们留言
关于我们 | 产品展示 | 新闻中心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录

重点产品及服务:静力水准仪,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液压传感器,油压传感器,水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压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差压传感器,负压传感器,称重传感器

版本所有:佛山市贺迪传感仪器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09065885号